全国服务热线:400-829-0199

12年专业服务为您提供专业的实验室解决方案

首页实验室百科 金相显微镜的知识

金相显微镜的知识

2016年11月03日08:49 

现代金相显微镜已普遍采用远光学系统设计,并广泛使用平场消色差物镜、广视场目镜、高倍干物镜;一般均装备有明视场、暗视场、偏振光、DIC等常用的照明方式。显微照相也走进了数字化时代,部分取代了传统的暗室操作。对金相试样制备的要求,传统的观点强调获得无磨痕的光亮表面,而现代观点则强调试样表面变形损伤层的有效去除。多种新型制备表面和多晶金刚石、立方氮化硼、非晶态胶体状二氧化硅等新型磨料的使用,大大减少了试样制备工序的数目,不仅提高了试样制备的质量和效率,而且还能降低试样制备的成本。

热处理是机械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热处理过程中,零件的相组成或显微组织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零件原材料和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检验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金相显微镜由于易于操作、视场较大、价格相对低廉,直到现在仍然是常规检验和研究工作中常使用的仪器。

一、采用远光学系统:

物镜按照远象距进行设计而不是象常规物镜那样按照有限象距进行设计,这种光学系统称为远色差和象差校正的光学系统或简称远光学系统。使用这种光学系统时,当入射光从试样表面反射再次进入物镜后,并不收敛而是保持为平行光束,直到通过镜筒透镜后才收敛并形成中间象,即一次放大实象,然后才供目镜再次放大。远光学系统的优点是显微镜中的各种光学附件(如暗视场光束分离器、偏振光分离器、用于DIC(微差干涉衬度)的Wollaston棱镜、检偏振镜,以及其它附加滤色镜等)都可以放置在物镜凸缘与镜简透镜之间平行光束的空间,由于成象光束没有受到上述光学附件的干扰,物象的质量不会受到损害,从而简化了物镜设计中色差和象差的校正。此外,在无限远光学系统中,镜筒长度系数保持为一,无论物镜与目镜之间的距离有多远,也不需要一个固定的中转透镜系统。目前的显微镜公司生产的金相显微镜均已先后采用远光学系统设计。

1、同焦面性设计:

在新型显微镜中,更换物镜及目镜后不须重新调焦,一般只需略微调节微调旋钮,就可以使物象准确聚焦。为此,物镜和目镜的光学机械尺寸应满足同焦面性的要求,即:①所有物镜的共轭距离(即从试样表面到物镜初次放大实象象面之间的距离)相等:②所有物镜初次放大实象到目镜镜筒口的距离不变;③所有目镜的焦面与物镜初次放大实象的象面重合。同焦面性并不是物镜或目镜的一个固有特性,而是在新型显微镜的设计中为了便于使用者的操作而采取的一种措施。

2、显微镜放大倍数: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M)与物镜数值孔径(NA)的关系可以表示为:550NA<M<1100NA,长期以来,显微镜使用者一直遵循这一关系式。但是,VanderVoort在其所著《金相学——原理与实践》一书中指出,上式是在用眼睛观察具有理想反差物象的条件下推导出的,因此不要当做教条来遵循。实际上,分辨率不仅与物镜的分辨率有关,而且还与物象的反差有关。此外,照明条件、放大倍数、物镜质量,以及观察条件都会影响物象的反差,因而也会影响分辨率。他指出,为了获得分辨率,放大倍数应当是条件下的4倍左右,即M≈2200NA;同时,使用4000×或放大倍数的显微照片也是完全合理的。

3、平场消色差物镜:

显微镜已经普遍使用平场消色差物镜,甚至还可以配置平场复消色差物镜。老式物镜初次放大实象的直径只有18mm~20mm,而平场消色差物镜则规定高度校正的初次放大平面象的直径为28mm,即象场面积增大了一倍,并使象场弯曲得到了很好的校正。

网友热评